糖心vlog 粉色情人视频:糖心logo官网在线网站-旁白|保健、医美市场“人傻钱多”?那就错了

频道:旅游 日期: 浏览:1

说到保健、医美领域,从澎湃新闻开始专门关注消费维权以来,接到的投诉已数不胜数。

所涉金额也越来越大,动辄几十万上百万。最近还出现了数百万的巨额消费纠纷。

讲这个话题前,得先讲一个刚刚发生在本人身边的故事。

就在周一,表姐给我打电话,说二姨一定要买一台她看中的理疗仪器。

“1.8万元一台,不给买就说儿女不孝顺。”

表姐在电话里有些着急。

或许,比她更“着急”的可能是销售这台仪器的商家。二姨只付了200元,推销员就急忙将仪器搬到了二姨家里,一步安装到位。

完全不怕赖账不付钱。

大概是上午11时许,我与表姐在那家理疗店附近会合。南昌最近的天气很热,气温直逼40摄氏度。

我悄悄打开了摄像和录音,以家属的身份进入理疗店的会销现场。

这是一个不大的临街店面,靠近附近一个街区的菜市场,老年人活动比较密集。

推开玻璃推拉门,里面一股热浪扑面而来,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,坐满了二十多名老人,正在认真地听着门店经理“讲课”。

我被热情地安排在了经理身边的位置上。椅子上放着一个垫子,垫子连着仪器不断发出热量,烫得人有些坐不住。

门店经理举着一块牌子,说这是采取的双重科技,一种磁疗、一种热疗,能治疗老年人的慢性病。

说话间,还有几位老人站出来现身说法,称自己自从坐了这个“热垫子”后,腰腿都直了,走路都轻快了。

这样的效果听得让人难以置信。

在这样的一个逼仄的房间里,每30分钟一堂“体验课”,老年人陆续进出;1.8万一台“折后价”的仪器,买起来跟买白菜似的。

其实,这些老人大多也都是普通的退休职工,钱不多,但日常缺少陪伴。这些推销人员嘘寒问暖,“阿姨、大妈”地叫着,比伺候亲妈还热心积极,再就是各种让老人们难辨真假的忽悠。一些老人就这样被牵绊住了,钱袋子也就慢慢被打开了、掏空了。

在我们澎湃新闻接到的投诉里也有太多这类例子。7月10日,澎湃新闻报道《女子称遇“套娃式”营销三年花46万购佰花方祛斑产品,厂家称将协调解决》,广东的陈女士退休后为了美白祛斑,不惜花费46万元购买佰花方的祛斑产品,这是她过去数十年的积蓄,其中还有七八万元的借款。

同样在7月10日,澎湃新闻报道《男子称在美容美发店充值四百余万退费难,合肥警方和市监联合调查》,安徽一男子在一家理发店充值430多万元后,遭遇退费困难,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介入调查。

上半年以来,澎湃互动平台“服务湃”(https://tousu.thepaper.cn)接到类似的维权投诉、求助退款的线索案例,几乎每天都有。

这些投诉具有一定的共性:商家以低价或承诺功效为由,先“请君入瓮”,而后循序渐进,以持续使用才有效果,或推销新品、搭配组合销售其他产品的模式,不断让消费者花钱购买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就像一个被套牢的游戏玩家,想通过不断充值获得顶级装备,但事实上,在商家手里永远没有顶级装备,也不可能让你纵横天下。

花46万元美白祛斑的陈女士是如此,花16万元丰胸的鲍女士亦是如此,她们想要的无非是“效果”,总以为自己的“每一次充值就是最后一次”。

一切消费都应该回归常识。“健康美丽”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,一些天生条件欠佳的人,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谋求改变,原本无可厚非。现代社会的医疗、医美越来越发达,也为希望变美、变健康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。但回过头来,大家对医疗、医美或类似的手段得有一个科学的认知,首先,它们能做什么、不能达到什么程度,你得有准确的认知;其次,你对将要为你整形整容的机构要有全面和客观的了解。

想想看,春秋战国时的东施即便穿越到现代,她若要“变”西施,一个社区的美容店肯定无法让她“变身”成功。她得找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顶级医疗医美机构;变美需要的资金,她个人“倾家荡产”是不够的,恐怕还得全村的村民们为她众筹。

话说回来,澎湃新闻经常接到消费者针对保健品、医美的投诉和纠纷,一些人恐怕从一开始就陷入错误的认知,再加上遇到产品商家不良,往往会逾陷逾深,势必出现“结果”与自己的预想大打折扣。

在报道的留言区里,一些网友觉得保健、医美市场是“人傻钱多”“钱好赚”,其实不然,真正多的,还是商家的套路。

在监管层面,除了对商家、企业全流程的加强监管,能否针对医美、保健等高投诉行业,试点“消费冷静期”制度,设立一定期限内可无责退货退款,为消费者留下“反悔”的窗口。

同时,把那些“屡骗屡罚”的商家拉入黑名单,让他们难以换壳再来。

我们希望看到,陈女士不再被“套娃式”推销,二姨在小区外散步不会被拉进理疗小店忽悠购买仪器,希望更多人在面对“免费体验”“限时特惠”“买了你就年轻”的时候,能及时按下“暂停键”。